日前,大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大连市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意见(大教发〔〕1号)》,对全市普通高中的教学管理、教学准备与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答疑、考试与命题、教学研究等提出明确要求。
其中针对“课后辅导答疑”明确:根据学生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次辅导,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给学生以策略建议,因材施教。
辅导答疑不仅要解决学生知识上的问题,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
针对“考试与命题”明确:减少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坚决避免考试过度、以考代练,确保考试安排符合教学规律。
学校要建立试卷讲评和成绩分析制度,借助信息化等手段做好考试数据分析,加强考试评价,注重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全文如下
↓↓↓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大连市普通高中
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意见
(大教发〔〕1号)
各区市县教育局,各先导区教育行*部门,市教育局所属各普通高中,各民办普通高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教基〔〕9号)等精神,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课程育人功能,促进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普通高中学校实际,特制定大连市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
一、教学管理
1.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深化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生教材管理、读物管理和省、市关于教辅管理的有关规定。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有科学、完善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有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实施主管校长、教务主任或教学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依靠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扎实有效地安排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统筹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禁组织有偿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2.严格执行课程管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年版年修订)》,合理安排普通高中三年各学科课程,在课程的类型、内容、课时、学分和时间进度等方面作出整体设计与统筹安排。特别要开足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等课程,满足学生毕业学分不低于学分的课程要求。丰富特色校本课程。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发展需求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同时结合校本课程、兴趣班开设思*类、劳动教育、跨学科综合性等特色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构建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和学分管理。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优化选课走班教学方案,制订选课走班指南,确保学校课程与学生选择、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有效衔接,力争满足每名学生的选课需求。高一年级起根据学校选修课程开展选课走班,高二年级起根据学生选考科目开展选课走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注重指导实效,健全指导机制。加强走班教学班级管理和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成立学分认定工作组,出台学分认定办法,科学开展学分认定工作,充分发挥学分效用,并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
4.规范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管理。明确教学工作计划内容。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课程资源开发、学科课程建设、学科育人目标、各年级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教学活动时间安排等,以及保证工作计划落实的措施;
教研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教研组工作目标、学科课程纲要实施、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活动安排等,以及教研组建设的措施;
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预期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教学进度安排等,以及备课组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
学科教师结合教研组及备课组的计划,确定教师个人教学目标,并制定自我研修计划。
学校要依照工作计划对教学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每月要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学期末,各层面教学主体要针对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科学分析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调整和完善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各项工作计划和总结的文字材料学校要存档。
二、教学准备与设计
5.深研新课标新教材。围绕新课标新教材,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深入理解,确保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价值、表现及其相互联系等;把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新教材的基础性、选择性、思想性和发展性,深入研究新教材整体结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新教材加工能力,并以此为载体落实基于大单元深度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
6.高质量推行集体备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每周要有固定时间,由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安排中心发言人,备课时中心发言人做全面介绍,其他教师补充,参与讨论。备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