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FMEA“七步法”中的第五步“风险评估”,在对每条失效链进行SOD打分后,CoreFMEA软件依据FMEA手册,自动得出AP。优化前的AP-SOD的分布统计可以展示为:
优化前AP-SOD分布统计上图红色区域为AP=H,黄色区域为AP=M,白色区域为AP=L
每个方框都对应着SOD不同的分值区间。方框内的数值是该SOD分值区间内的失效链数量。以上统计展示了团队经过分解、分析,做出的“苦劳”(识别出高风险项)。
优化的思路:S严重度无法降低,能降低的是O发生度(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和D探测度(采取更有效的探测措施)。
针对分值高的预防措施或者探测措施例如上图,在CoreFMEA软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失效链AP=H,其中的探测措施D=6分值较高,可以在该探测措施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跳至分析”直达该措施。便于再添加更有效的探测措施。
同理,其他AP=H的失效链,也可以有此操作,有针对性的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降低分值。优化后的AP-SOD的分布统计可以展示为:
优化后AP-SOD分布统计可以看出,AP=H已经被“消灭”,红色区域空空如也。以上统计展示了团队经过讨论、努力,做出的“功劳”(消灭高风险项,降低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各种优化措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实施的过程。为了便于追踪与记录证据,可以在CoreFMEA软件中点击“项目”页面的“优化措施跟踪”按钮,将跟踪信息填入,将措施落实的证据附上。
优化措施的跟踪与证据记录CoreFMEA软件在“分析结果”页面,展示分析的“结构-功能-失效”链条内容,也展示整个项目优化前后的“苦劳”与“功劳”。
CoreFMEA分析结果页面优化前后的“苦劳”与“功劳”欢迎了解、免费试用CoreFMEA软件,显著提升FMEA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