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困难挑战越大,越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已出台政策,用改革的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取得最大政策效应,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一系列措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困难挑战越大,越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外资的重要举措,推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疫情发生以来,为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比如实施援企稳岗、减免部分税费、免收所有收费公路通行费、降低用能成本、发放贴息贷款等,众多企业从中受益。
同时,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疫情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如何保市场主体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并取得突出成绩,国务院在去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此次再次强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显示出国家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10月份,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在上一年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再度跃升15位,位居全球第31位,并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涉及10个评估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等,这些项目都是创办、经营企业过程中关键性的问题。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政策措施,涉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