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首府高质量发展的“政协篇章”
——十三届市政协工作综述
四年,是一段距离,也是一种跨越;四年,是一份耕耘,更是一份蜕变。
四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十三届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扣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政协全部工作中的政治责任,为加快实现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党旗引领履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四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政协工作的生命线,贯穿于政协全部工作之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学习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构建以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常委会议专题学、委员培训集中学、机关干部及时学的规范化、常态化、全覆盖学习机制。届内共开展各类学习交流研讨活动80余次,组织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职工培训40余次,通过学习筑牢广大委员的思想政治基础。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快“书香政协”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政治定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服务中心大局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坚持把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作为履职主线,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生态建设等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科学选题、深入调研、献计献策。四年来,共开展全体会议协商、常委会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各类协商议政活动42次,形成协商调研报告44份,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7件次,为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力支持服务。
发挥提案在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机制,探索召开重点提案办理高层推进会、提案办理“回头看”、现场督办难点提案、坚持无调研不提案等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提案监督质量,四年来共征集提案件,立案件,督办重点提案56件。
紧扣经济发展协商资政。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中长期课题,连续三年持续发力,从改善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法治保障、人文环境和提升首府开放度等方面提出的建议,被纳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政策中。
紧扣文化建设议政监督。围绕挖掘利用首府历史文化名城资源、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升级等议题开展调研协商,为文旅融合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专题协商,推动我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成功。
紧扣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围绕提升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协商议政,部分建议被吸纳到《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草案)》;连续三年就加快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开展专题调研,建立城市综合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助推了“城市大脑”上线启动。
紧扣生态保护履职尽责。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18方面54条建议,助力首府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目标;连续三年就大青山生态建设开展协商议政,为加快建设国家公园提供了重要参考;就加强黄合少林场生态保护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推动了呼和浩特东南部平方公里生态屏障纳入保护范围。
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累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条,编发期,多篇被全国政协和自治区政协采用,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有效发挥了“直通车”作用。
积极推荐选派委员担任特邀监察员、社会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参加政府部门听证会、电视问政、庭审等各项监督活动人(次),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坚持民主团结凝聚共识画好同心圆
四年来,市政协努力在强引领聚共识上发力,积极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勠力同心、同舟共济的磅礴正能量。
加强沟通联谊。建立完善市各民主党派团体、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积极寻求共识、强化交流协作,夯实多党合作基础。推动民族团结。坚持将做好民族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政协履职实际,制定出台市政协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要点暨分工方案,为首府民族团结进步贡献政协力量。坚持寓凝聚思想共识于思想政治引领之中,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活动,全市政协系统共开展各类学习、培训、研讨活动38次,教育和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积极传播共识。以界别活动为依托,届内深入基层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次,认真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宣传方针政策,协助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优势,凝聚了各族各界推进首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共识。
坚持履职为民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市政协协商议政的议题,从百姓身边的“小切口”入手,反映出改革发展“大问题”。从围绕我市“一网通办”、城市供热、水资源利用情况等工作开展了11次专项民主评议,到围绕安全生产监管、革命遗址保护、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情况等开展视察活动31次,再到聚焦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智慧医疗、特殊教育等议题深入调研。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协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疫情防控汇聚合力。累计向全国各地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88万元。
四年来,市政协紧密结合定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严防脱贫返贫等内容积极开展专题调研,为助力首府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政协力量。广泛凝聚攻坚合力,动员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爱心捐赠、送医下乡等活动,切实营造了人人关心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全市各级政协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累计办实事多件,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保障不到位、“出行难”等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积极组织政协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开展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民生改善。
强化自身建设展现政协工作新面貌
注重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在加强委员服务管理上下功夫。强化学习培训,完善委员学习培训机制,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注重委员服务与履职管理信息建设,搭建委员知情明政信息平台。强化量化考评,制定《政协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委员履行职责考评办法(试行)》,实行政协常委履职述职制度,构建履职档案、健全激励机制,按照“六个一”标准详细记录委员履职情况,积极宣传委员履职成果。
注重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加强专委会建设,优化专委会设置,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推动专委会工作专出水平、专出质量。制定修订专门委员会通则、专门委员会与市直有关部门对口联系等制度,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强化履职韧劲,引导委员聚焦同一课题选取不同“切口”持续跟进、接续建言,并将本年度的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纳入到下一年的民主监督工作安排中,适时开展“回头看”。
注重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修订了《呼和浩特市政协党组工作规则》等23项工作制度,完善了覆盖政协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加强改进作风建设,制定加强政协机关作风建设重点任务暨分工方案,严格落实“闭环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群众工作法”,推动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有机结合。切实转变文风会风,精简政协机关文件简报,提倡开短会,提高办文办会质量,机关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起点上,市政协及广大委员继续汇聚智慧力量,倾力书写一份无愧新时代、令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