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优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物流行业资讯一周简报127
TUhjnbcbe - 2024/8/12 16:28:00
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9342081.html

01回顾年公路货运市场八大看点展望行业预期总体谨慎乐观

——年公路货运市场回顾

年,公路货运行业在疫情多点散发与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度过了攻坚克难的一年。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收缩、格局调整、增速放缓,行业总体下行压力加大。

(一)货运物流需求增速放缓

社会物流需求增速总体放缓,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速放缓。消费不振导致物流需求不足。无论需求如何收缩,客户对货运服务体验的要求在加快升级,给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货运市场结构加快分化

《年中国公路货运景气度CEO调查报告》(公路货运CEO调查)显示,年收入规模总体有所增长,占被调查样本的60.4%。不同细分领域和企业规模的企业分化明显。从细分领域看,网络货运企业反映收入增长的占比最多,达到82.4%。城市配送企业反映收入增长的占比排第二,达到70.6%。从反映收入下滑的细分领域看,整车运输、零担快运、零担专线、合同物流企业反映收入下滑的均超过20%。从收入规模看,不同规模的公路货运企业苦乐不均。规模企业收入和货量总体双增长,中小规模企业收入和货量下行压力加大。

(三)货运企业腾挪调整应对

年,公路货运企业迎来上市小高潮,集中在货运互联网平台和零担快运领域。6月,定位数字货运平台的满帮集团正式上市,三季报显示总营收达12.4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福佑卡车、货拉拉、维天运通(路歌)等均加快上市步伐。11月,安能物流上市实现了“港股快运第一股”,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得到资本认可。12月,中通快运完成超3亿美元B轮融资,打造综合型物流服务平台。公路货运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业务开拓和转型升级,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态位。随着传统货运物流企业原有业务饱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沿着供应链向上延伸,逐步向合同物流转型。

(四)货运物流价格持续低迷

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5点,比去年同期增长3.6%。受能源价格短期内暴涨影响,实际承运企业不得不提价应对,由于议价能力不足,运价上涨不及油价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从全年看,调查显示,45.5%的被调查经营人反映市场运价较上年下降。特别是中小规模由于价格谈判能力不强,成为运输链条上受挤压大的一环。

(五)货运车辆过剩局面依旧

受重型柴油车辆自年7月1日起执行国六排放标准影响,大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超前投资,导致上半年透支了市场需求,下半年货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即使如此,全年货运车辆销量仍有望超过万辆。由于车贷压力大无法退出,不得不低价竞争。

(六)货运物流数字化转型提速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路货运行业相结合,持续为企业降本增效赋能。货运互联网平台进入2.0阶段,越来越多的货主和传统货运企业落户,不仅仅是看好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更看好打通运输数据链条带来的降本增效潜力。

(七)低碳货运物流影响加大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纳入十大行动之一。随着国三排放货车淘汰进入尾声,一些地方开始以环保名义限制国四排放货车通行,部分钢厂禁止国五及以下排放货车入厂。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补贴加快退坡,进城通行便利逐步成为地方政府主要抓手。对于长途干线运输市场,电动重卡换电模式和氢能源等燃料电池模式得到政策支持,各项试点示范逐步推开,推动低碳货运市场扩容。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申报工作启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年)》,出台六方面政策措施,将对未来一个阶段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助力碳中和碳达峰提供新的方向。

(八)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年,企业总体反映通行顺畅度、执法规范度、政务便利度、市场合规度、竞争公平度有所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有关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措施且取得实际成效,政策获得感增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贯穿全年,建立公路执法长效机制。但企业反映车辆超载超限、低价竞争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到公路货运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年初出现的司机事件显露基层司机的生存状态堪忧。货车司机从业调查显示,货车司机年龄总体偏大,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从业者加入。

——年公路货运市场展望

年,公路货运行业预期总体谨慎乐观,高效、优质、智慧、绿色、安全仍将是市场主题,公路货运行业将在分化调整中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需求侧看,随着国内外疫情逐步企稳,供应链重构和调整步伐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十四五”相关规划密集实施,城市群、都市圈、大通道将加快投资发力,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枢纽经济稳步发展,物流布局与调整先行,将有望带动基础设施、生产制造等货运需求回升,利好整车运输、货运代理及整个公路货运行业领域;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预期企稳也将带动消费需求加快增长,对物流服务体验提出更高要求,继续利好城市配送、零担快运等领域,带动各个货运细分领域的市场企稳和增长。

从供给侧看,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的公路货运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抵御能力,能够主动应对市场波动,在市场低谷期,通过业务扩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持续积蓄势能。随着市场企稳复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扩张速度加快,有利于公路货运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凭借“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调整方向、精准定位,抓住市场轮动转换的机会,适应客户体验需求升级的要求,加大专有技术和能力建设,将在“精专特新”领域将迎来良好机遇。

02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试投产

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1月20日迎来试投产。

当天,在厦门港海润集装箱码头现场,桥吊自动运行,将一个40尺集装箱从巨轮上缓缓吊起,平缓越过船舷,稳稳落在蓝色的自动驾驶集卡(IGV)上。随后,集装箱被运往堆场,停在一台经智能化改造的轮胎式龙门吊下面;龙门吊自动抓取,精准平稳地将IGV上的集装箱放到指定的场箱位上。

集团坚持港口数字转型升级,依靠绿色智慧推动港口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道路上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港口设备自动化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融合对接,努力实现全物流链的智能化。

年7月,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以海润码头为试点,率先启动中国内地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港区、全作业链的智能化改造创新工程。

为加快打造智慧绿色港口,促进港口转型升级,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专业团队多个日夜,奋力攻坚,应用当前行业最先进的IGV进行平面运输,自主研发码头“超强大脑”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TOS),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物理隔离工业控制级5G专网全覆盖,融合运用物联网、北斗导航、AI等前沿科技,最终实现将作业指令发布、集装箱装卸、平面运输、堆场作业等多环节用“智能化”统领、串联,并与国内领先的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对接,将码头操作管理智能延伸至集装箱全物流链。

这无疑是一次革命,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码头的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物流行业新发展趋势,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该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可复制、可推广,堪称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升级的‘行业样本’。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的高难度是业内共识,但因其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成为各路专家不断探索和突破的“神秘地带”。

最具难度的当属传统轮胎式龙门吊的智能化改造。项目专业团队夜以继日,联合攻克防摇、大车自动行走、高精度定位等十几项行业性难题,经过改造的龙门吊自动堆叠箱精度、效率都不逊色于人工操作水平,实现了行业突破。改造后,一名司机可同时远程操控6台智能化龙门吊。

目前,轮胎式龙门吊是全球传统集装箱码头普遍使用的大型装卸设备,在国内港口更是占大多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操作系统“i-TOS”也是一大创新突破,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智能决策的“超强大脑”。

目前,“i-TOS”已完成与IGV水平运输管理系统的对接并对其派发指令,实现IGV高效融合到码头的生产作业过程。而在覆盖全码头实现全场景应用的工业控制级5G专网的支持下,IGV除了可以实时接收并精准执行操作系统指令外,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自动做出微调、避让等动作,安全穿行在码头堆场之中。厦门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航线通达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座港口,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核心航运枢纽,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03联邦快递和微软宣布电子商务跨平台物流新方案

近日,联邦快递(FedEx)和微软(Microsoft)宣布推出下一个解决方案以改造商业、供应链和物流。联邦快递和微软将把联邦快递网络智能与微软Dynamics的功能结合起来,为零售商、商家和品牌引入跨平台的“物流即服务”。

两家公司宣布计划引入一种独特的数据集成,将联邦快递的数据洞察与微软Dynamics智能订单管理相结合,以帮助品牌获得新的信息和功能,从而更好地完成、运送和服务客户订单。同时轻松地与其现有电子商务平台集成,这种跨平台方法有助于品牌直接向客户提供现代、高价值的体验,包括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交付近实时交付状态通信方便、无摩擦的退货,约个投递点,无需打印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流行业资讯一周简报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