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住宅功能越来越丰富,而室外综合管网工程对实现住宅使用功能至关重要。面对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小区管网,如何综合协调各类管线合理排布优化呢?本文以园区BIM深化把控要点及交付成果进行详细说明。
一、BIM审查要点
通过建模发现设计图纸的问题用以指导图纸会审工作
——对CAD图纸中信息不全,描述不详,图纸不对应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① 一类管线图纸和二类管线图纸对同一构件的描述或者图面表达不一致
② 园区图纸与地库图纸上所表达的出外墙预留套管信息不一致
③ 主楼单体首层给排水与园区一类管线图纸表达不一致
④ 管井占位冲突筛查
⑤ 管道碰撞筛查
⑥ 园区管道与结构碰撞筛查
⑦ 重力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管井高度设置不合理导致园区管道与地库顶板碰撞
⑧ 重力管道有倒坡无坡现象,导致园区排水不畅出现积水现象
二、BIM优化要点
1.管道平面布置优化
(1)供水管应避开雨污水管,其水平最小间距应不小于80cm,垂直不小于10cm,防止水质污染;燃气管道应避开强、弱电管道,应保持与通讯及智能化管道的水平间距在cm以上,而垂直间距分别为25cm。
(2)燃气应避开强、弱电管和污水管,与强电水平和垂直最小间距分别为cm和25cm,与弱电水平和垂直最小间距分别为cm和15cm,防止燃气泄露时遇电火花爆炸,或者燃气顺着污水管道泄露到住户家中,且天热时污水管道中产生沼气易燃烧,对安全造成威胁。
(3)弱电管与强电管的距离不可以太近,因为强电能产生磁场,会造成对弱电信号的影响。
(4)给水、消防、采暖、燃气等压力管道位于道路下;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位于道路两边;电力、电信等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2.管道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线
(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5)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并按照电力管线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电信管线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
(6)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排列在一起
(7)新建管线让原有管线
(8)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
(9)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3.交叉管道节点排列顺序
(1)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重叠直埋敷设
(2)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上面
(3)煤气管道应在其他管道上面(热力管道除外)
(4)电力管道应在热力管道下面、其他管道上面
(5)热力管应在可燃气体管道及给水管道上面
(6)管道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
4.管井平面位置优化
(1)项目高层住宅主管线基本都从建筑物北边进单元。单元北边管线密集,导致入户处管线交叉较多,施工困难;而且检查井众多,影响景观效果。
①景观道路上管井筛查
②回家通道上管井筛查
(2)避免措施:
①管线综合方案图设计时,从数量上减少;(给水、消防、采暖、燃气等压力管道位于道路下;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位于道路两边;电力、电信等位于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②景观设计时,用景观手法隐蔽,从效果上减少;(选用植草井盖、石材拼装井盖等;)
5.结合景观图纸优化原则
(1)现设计图纸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①没有具体平面尺寸,只有局部断面图,确定各个管道平行向的间距,但往往与景观道路、绿化相矛盾;
②图纸在管线间距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际施工时常常与景观相互矛盾。
(2)解决方案:
根据景观铺贴图纸进行确定各个管道的尺寸,将景观地形图纸导入到综合管网图中作为参照,最理想的是管道全部埋在绿化下面,各种检查井、窨井或手井尽量避开台阶、景观亭,水池等。
①管井与景观结合后,出现阴阳井现象
②结构与景观碰撞
三、问题报告汇总整理
根据以上的筛查及优化所涉及到的点,我们把问题及优化整理成报告形式,共分为以下12个报告类型:
1.CAD图纸问题筛查报告
2.园区管线与结构碰撞筛查报告
3.雨污水管道倒坡、无坡筛查报告
4.阴阳井筛查及优化报告
5.管井管网占位筛查及优化报告
6.人手孔井占位筛查及优化报告
7.化粪池位置筛查报告
8.主楼出入户大堂前管井筛查报告
9.主楼首层排水碰撞筛查及优化报告
10.地库压力废水管道接园区管井情况筛查及优化报告
11.景观道路上管井筛查报告
12.园区管线穿景观小品挡土墙问题筛查报告
四、管线优化后园区模型
将传统二维模型转化为三维信息模型,实现“所见即所得”
室外综合管网全专业模型
园区管网与主楼首层给排水的关系
园区管网与景观节点的关系
五、园区综合管网BIM深化设计图
综合图
综合图细节展示
污水管道图(包括一类管线和二类管线)
污水管道图细节展示
雨水管道图(包括一类管线和二类管线)
雨水管道图细节展示
六、景观节点优化后效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