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记者昨日从省*府网站获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公开发布(点击查看文件)。根据《方案》,川渝两地将共同完成包括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区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区域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10项重点任务,实现到年,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的目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业集群
形成一批“川渝造”世界品牌
开展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方案》提出,将推动共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创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共建电力市场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内资源就地优先消纳,共同争取大型电站增加在川渝电网消纳量。
将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燃煤替代,有序淘汰落后煤电,加快推进现有煤电机组优化升级,协同有序推进两地“煤改电”“煤改气”工程。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深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手段,构建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开展区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面,《方案》明确,将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和四川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拓展绿色农产品市场,鼓励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不断推进两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业集群,全面推进成渝地区绿色低碳制造。以成都—内江—重庆发展轴为重点,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共同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性能、扩大示范运营、构建安全标准体系,优化川渝地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提升节能环保产业能级,支持重庆中心城区、万州、潼南、成都、自贡、德阳等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形成一批“川渝造”世界品牌。
共建川渝森林城市群
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开展区域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方面,《方案》提出,要提高成渝两地交通连通性,推动重点园区、港口加快实现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全覆盖。加强物流协作,统筹推动成渝地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
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推进川渝高铁动车乘车证件电子化。开通川渝毗邻地区跨省城际公交,探索交通“一卡通”服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