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常常在讲:“要制定目标,要细分执行,要做时间管理。”为了时间管理,我们也经常会摸索一些书籍,比如番茄时间管理法,教导我们做事情每25分钟一个点,分割时间,通过时间的划分有步骤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可是,一些生活习惯让我们的兴致逐渐褪去,拖延占据了主角。我们有尝试GTD的时间管理法,把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紧急的象限,坚持了数日,拖延又占据了主角。自从过目一本叫做《奇特的一生》后,我的世界观完全扭转了度,不得不佩服,战斗民族的柳比歇夫,工作生活一生,竟然留下了可以绕地球几十圈的时间清单。这哥们的作为,史无前例。
我们先来看看这哥们是何许人也?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柳比歇夫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多部学术著作。他在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注,加起来有五百多印张,相当于一万二千五百多张的打字稿。即使对于非常专业的作家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柳比歇夫流传于世的不仅仅是他那天文数字般的科学专注,最惊动人心的是他流传下来的时间管理法,这一管理法也是史无前例,无人能比。我们来看看柳比歇夫是如何管理自己时间的。
柳比歇夫的真实时间记录是这样的: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三个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十五分。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钟;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钟;列夫托尔斯泰《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钟。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附加工作:给大维托娃和布里雅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路途往返-0.5.休息--剃胡子。
柳比歇夫就这样每天记录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根据记录显示他的工作时间是六个小时左右,其实在他的生活中,基本都是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时可以分为N个片段进行工作,也产生了N个时间记录清单。令我们佩服的是,柳比歇夫的时间清单里没有特别清闲的时候,好似他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着。有人受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影响,也把自己的24小时分成不同的间断,然后给自己每个时间段安排了不同的事情,刚开始很新鲜,可是往后的坚持中,发现很多时间间隔是没有事情做的。这倒也是轻松,要想学会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那还得把自己上升为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及其他学家。
虽然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难以效仿,但他的时间管理也给我们很多启示。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学会做一份日常的清单,记录自己所作的事情,再分析自己做事的时间成本,以便给自己做最大的优化,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我也曾做过日常清单,比如6:40起床;6:40-7:00洗漱,卫生间。7:00-8:00读书。8:00-8:15吃早餐。8:15-8:25走到公司。8:30-9:00检查昨天的工作,梳理今天的工作安排。9:00-18:00本日的工作。18:00-18:30晚餐。18:30-18:50回家。19:00-20:00读英文书。20:00-21:30写文章。21:30-22:00火辣健身锻炼身体。22:10-23:00通话。23:00-23:30晚间洗漱及洗澡。这看起来时间段很密集,可是经常会因为一些特殊的事情而打乱,从此这样的时间安排不了了之,又回到自己无具体时间安排的状态。
柳比歇夫曾经写道: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只有时间是我们自己的财产,造物交给我们,归我们所有的,只有这个不断流逝的,不稳定的东西。就连这个东西,只要谁愿意,都可以把它从我们手里夺走……我不能说我一点也不浪费,但我心中有数,我浪费了多少,是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
正所谓时间如逝夫,不舍昼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缺乏时间观念,我们整个人生犹如行尸走肉一般,乱撞在自己的羊肠小道上。这个世界不缺少什么,缺少的是我们一份意念和一个远大的目标。当我们重拾行走在路上的装备,就让我们也捡起时间管理的武器,如柳比歇夫,记录自己的时间行程,给自己做一个时间的记传,认真过好每一分每一秒,在年轻地生命里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