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优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展现主力部队作为彰显保障部队形象 [复制链接]

1#

春风和煦,大地染绿。

当前,我市上下正坚定信心、提振精神,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既展现出“主力部队”的担当作为,又彰显出“保障部队”的优良形象,强化履职担当,树牢服务营商新理念,用法治力量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加速度”。

精准发力破解“难堵点”

以暖企为牵引,以护企、助企、惠企、安企为支撑,徐州两级法院开展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在今年4月已经全面铺开。

仔细梳理行动方案不难发现,其中企业信用修复“暖企”行动是“1+4”的“1”,是整个专项行动的重心。事实上,徐州法院的“暖企”行动始终在进行。

江苏某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不敢想象,如果企业被纳入“失信黄名单”发布出去,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幸运的是,睢宁法院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让其有了正常经营的机会。

由于未履行生效判决,上述公司被申请强制执行。睢宁法院立案执行后,随即向该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和信用告知书,将这家公司纳入“失信黄名单”,通知其数日后向社会发布。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公司负责人前往法院解释之所以未履行义务是受疫情影响,企业回款困难,并签署信用承诺书,承诺在一个月内将义务履行完毕。

最终,该公司如约将款项打入睢宁法院案款账户,案件执行完毕。

睢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利用司法手段,对企业进行分级惩戒,并给诚而不幸的企业一定宽限期限,在履行义务后及时进行信用修复,不仅有利于其回归到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也有利于其尽快履行执行义务。”

既可以让企业感受到法院的“司法温情”,也有能让企业破茧重生的“徐州经验”。徐州法院通过破产重整“向死而生”方式救治困境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铜山法院裁定受理徐州某铸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发现某建材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系该铸业有限公司的关联企业,于是裁定这6家公司与铸业有限公司进行实质合并破产清算。

因建材公司具备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主营业务具有较好的建筑产业前景和运营价值,铜山法院专门对建材公司进行重整,保留该公司。经过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支付投资款.万元,破产财产增加余万元。

实践证明,通过该审判方式,既化解了破产企业全部债务问题,提高了破产清偿率,又通过重整的“司法康复”政策助力不少类似铜山这家建材公司的企业纾困解难。

据悉,早在年上半年,徐州法院就实现了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市县两级全覆盖,与多家单位形成破产审判合力,破产处置工作格局得到了进一步健全完善。

徐州市中级法院清算与破产庭庭长张锐向记者介绍:“徐州中院还与市财政局建立了‘财政资金托底+管理人报酬提取’模式的破产清算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目前全市资金规模达到了万元。”

奏响复工复产“最强音”

沛县某安装公司与徐州某客运公司因施工部分资金结算产生争议,多次协商无果后,安装公司遂将客运公司诉至沛县法院。客运公司反映企业正处于复工复产阶段,受账户冻结及前期疫情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出现困难,希望法院能先解除对账户的冻结。

案件承办法官调查后情况属实,考虑到目前全市正逐步复工复产,而客运公司对各行各业恢复生产、返岗复工人员出行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运输保障。

为减少对涉案客运公司正常运营的影响,助力全市复工复产,沛县法院积极协调双方当事人,寻找维护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最终达成了新的财产保全置换方案。

民有所需,司法有所应。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在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坚持从服务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大局出发,高效化解相关民商事纠纷,为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在新沂市,申请执行人某工艺建材公司在胜诉12年后,终于拿到首笔执行案款。该公司称赞法院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带给了企业一次服务营商“真”的体验。

在鼓楼区,一起涉案标的余万元、矛盾重重的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被法院成功化解。当事人打来电话向法官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在徐州经开区,辖区某企业申请保全的案件,在承办法官努力下,通过线上的方式,保全了被告银行现金余万元。最终,被告积极与该企业协商,并主动履行现金万余元,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现金支撑。

在贾汪区,法院灵活运用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措施,层层突破,最终使被执行人在认识到无法逃避履行后,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稳企业抓项目就是促发展谋未来。徐州法院准确把握营商环境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作用,通过法治手段为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发挥出积极作用。

按下营商满意度“提速键”

4月1日,泉山法院通过网络立案方式,受理了徐州某商贸有限公司诉徐州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该案成为港务区法庭成立后受理的首起案件。

港务区法庭的设立,为徐州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更优司法保障,也是一支提升徐州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满意度的重要“生力军”。

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满意度,需要真正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以“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发展想办法”的奋进姿态,久久为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徐州设立知识产权法庭,跨区域审理发生在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辖区内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的权属、侵权纠纷以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

徐州市中级法院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要求,市中院正全力有序推进徐州知识产权法庭高标准筹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司法对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不久前,徐州市区一家停产多年、厂房设备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水泥厂被拆除。而在此之前,由于这些设备因为欠款纠纷被法院保全,无法开展拆除工作,因此这家水泥厂负责人通过“法企互助平台”向徐州市中级法院提出诉求。

“我们运用平台在7个工作日内顺利办结首条诉求,一家停产十余年的水泥厂,获市中院和鼓楼法院执行局准许后,对其生产线上的陈旧设施进行了拆除,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徐州市中级法院营商办负责人张演亮介绍说。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办事比什么优惠都强。

既要展现“主力部队”作为,又要彰显“保障部队”形象。全市法院也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在营商环境建设系统中的定位,时刻铭记: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没有局外人,任何部门、任何人都没有置身事外的理由!

图片:谭歌李梦瑶

原标题:《展现“主力部队”作为彰显“保障部队”形象——徐州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